黄宾虹先生入室弟子、著名书画篆刻家冯宗陈先生致徐定戡先生手札一通附带原印蜕二张,
尺寸:12x18cm。
思进轩藏品。
释文:
沪上谒
教,次日转道姑苏,前日归杭。
手示拜悉,谨谢嘱印,刊奉求(石系昌化未成之鸡血坑)
削正。收据随附,专肃祗候。
稼研词老,秋祺。
尊夫人想已康复,念之。
教弟宗陈拜启,九月十日。
冯宗陈先生此札购于2013年7月21日,
其时卖家手上共有三通手札,
两通为徐定戡先生致周吕生手札,
一通为冯宗陈先生致徐定戡先生,
三通手札均被我收藏,此为其中之一,
此通手札附带冯宗陈先生亲手钤盖的印蜕二张,
印面和边款皆细节毕现,更显弥足珍贵。
典籍记载冯宗陈为黄宾虹先生入室弟子,深得黄先生真传,
观此札,书法全用宾翁法,线条凝炼,老辣不俗,足可证之。
近年来嘉德等大拍卖行曾释出数件宾翁大幅山水,上款人为冯宗陈先生,俱皆拍出高价,缘何?
盖因得意门生求画,必定选择得意之作相赠方能称意,精品耳。
冯宗陈先生著作《百寿印举》印面设计样式丰富,字法多变,对篆刻者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冯宗陈,号屯生,浙江绍兴人,著名书画、篆刻家。为黄宾虹先生入室弟子,随黄宾虹学习绘画、书法和篆刻,深得黄宾虹真传,擅绘事与篆刻。擅山水,嗜金石、精考据、富收藏。著有《百寿印举》。
上款人稼研词老即徐定戡。
徐定戡(1916-2009),杭州人,原名徐祖武; 晚年又号稼研,家族是杭州四大百年名门望族“金洞桥徐家”,生前受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台湾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研究委员,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审判员,是民国著名诗词大家,老文人。曾参与处理国民政府时期未及审理、积压多年的成千上万件汉奸案,并直接参与新中国成立后新颁布的婚姻法和土改法的执法以及建国初期华东地区的一些重大刑事、民事案件审理。
徐先生古典格律诗的创作,始于私塾就读年代,启蒙老师即张惠衣先生。十六岁时,在杭州出版第一本诗集《弱岁吟稿》,因而在浙江国学界赢得“神童”之称。十七岁时,又出版《祖武杂诗初稿》三册,收诗652首。另著有《依然静好楼诗词十种》,《北驾南舣集》,《居夷集》等刊印行世。
“文革”以后的三十年,是徐先生诗词创作的高峰时期。期间,徐先生跟国内外诗人词家画师交往甚密。除了徐行恭、陈声聪、陈九思、朱龙湛诸位老友之外,还跟国内的周退密、俞平伯、包谦六、施蛰存、陈琴趣、江辛眉、胡邦彦、王小廔、郑逸梅、苏渊雷、苏局仙、王退斋、许宝蜿;香港的饶宗颐;新加坡的潘受、张济川;台湾的李嘉有、张定成、张寿平、陈庆煌;澳洲的赵大钝、廖蕴山、杜瑞莲;法国的薛理茂;美国的蔡念因;泰国的王诚;马来西亚的张英杰等诗人词家切磋酬唱,声应气同,俨成词派。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至本世纪初,徐先生曾是海内外十多个诗社的名誉社长、顾问和诗刊的名誉主编。国内外所出各种诗词选集,几乎无一不收徐先生的诗词。比如,笔者手头仅有的《二十世纪名家诗词钞》内,就收有诗二首、词三首;《中国当代诗词选》,收词三首;《上海近百年诗词选》,收诗一首;《当代八百家诗词选》,收诗词各二首;《中国当代诗词精选》,收诗词各二首;《当代词综》,收词七首,等等,不胜枚举。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嘉有为台湾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诗学》杂志主编、文化大学教授。徐先生应邀为该刊撰稿,并任台湾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研究委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徐先生在该刊每期均发表大量诗词,总数不下数百。除上述《南京鸡鸣寺扫叶楼登高分韵追记》一文外,徐先生还先后在该刊发表《龙吟馆剩稿序》、《丁丑上巳禊集序》、《赵香宋及其诗词》、《读黄晦闻〈兼葭楼诗〉脞札》等诗论。除此之外,徐先生还在澳洲、欧洲、美洲和亚洲地华文报刊上发表诗词数百首之多。
纵观徐定戡先生一生,其最大成就,无疑为诗词创作,但徐先生也善书法,求字者甚众。先生书法师法李北海、赵孟頫、董其昌一路,笔力清健,学人神彩,其作手札尤佳,行云流水,富书卷气,不激不厉,风规自远,是典型的文人字。徐先生晚年偕妻高诵芬女士定居澳大利亚,颐养天年,华人社区听闻徐先生在国学界的重要地位,于是邀请他题写了“中华门”三字。此为徐先生封笔之作。徐先生于2009年5月1日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去世。
徐夫人为民国杭州大家闺秀高诵芬女士。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家族是杭州四大百年名门望族“双陈巷高家”。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于归同邑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有回忆文字《山居杂忆》。《山居杂忆》被读者誉为半部《红楼梦》,半部《金粉世家》。这是一位杭州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更是一部传统中国的温情记录。曾在2000年被《中国图书商报》提名为年度最佳回忆录,在2009年被《中华读书报》评为“30部女性自传之一”。
民国时期,杭州城里号称有四大家族,分别是“双陈巷高家”,“金洞桥徐家”,“横河桥许家”,“头发巷丁家”。
“双陈巷高家”(也就是高诵芬女士的娘家),高家不仅经营着当时最大的锡箔作坊、数千亩狮峰龙井,还涉足绸庄、餐饮、地产、金融等众多产业,实力雄厚,人称杭州“高半城”,意思是杭州有半个城的产业都属于高家。
徐先生出自“金洞桥徐家”,徐家办过学校,有杭城最大的缫丝厂,同样实力雄厚,声望甚隆。徐家的后人和与徐家联姻的亲眷,不少也都是文人墨客和社会贤达,如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浙江图书馆馆长、西泠印社第三任社长的张宗祥,其小女儿张玖即与徐吉生的孙子徐祖鹏结为秦晋。当然最著名的还是高云麟的曾孙女高诵芬与徐吉生之孙徐定戡的联姻了,那是“金洞桥徐家”与“双陈巷高家”直接结亲。高徐两家联姻,算是门当户对,虽是旧式婚姻,但两人情投意合,相互扶持,白头偕老,为一时佳话。
徐先生长子徐家祯(1942—),为当代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