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购物帮助 | 意见反馈   

   

 |    首 页    |    清代民国   |   清末文人册页集   |   书法作品   |   篆刻作品   |   国画作品   |   网站专题 |   联系我们   |

思进轩画廊--清代民国--童陆生--【红色收藏】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童陆生致蒋曙晨信札一通,带原寄信封4073--思进轩|画廊|书法|书法超市|书画市场|书画商场|书法代理|书画经销商|书画行情|收藏鉴赏|名家字画|艺术交流|篆刻|拍卖|润格|陈忠康|顾复祖|曹宝麟|龙开胜|范韧庵|包谦六|吴孝仁|张一麐|邵跃晰|孙奂仑|华世奎|顾复祖|凌霞|沈定庵|施南金|费新我|吴慈堪|徐定戡|俞云阶|张以谦|周退密|区锡鹏|
































 

所属分类:清代民国 童陆生
 【红色收藏】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童陆生致蒋曙晨信札一通,带原寄信封4073 收藏关注此作品
 市 场 价: 3000 元
 商 城 价: 2000 元    节省:1000
 销售状态 未售
 点击次数: 394
创作作者:  童陆生
作品材质:  纸本
作品规格:  26x19 cm
上架日期:  2024-6-20 15:04:48
向管理员咨询该作品
作者简介 → 浏览字号:『

【红色收藏】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童陆生致蒋曙晨信札一通,带原寄信封。
尺寸:26x19cm,
上款人蒋曙晨为著名新闻工作者,传记文学作家,现代史学家。
思进轩藏品。

释文:
蒋曙晨同志:你三月廿八日来函奉悉,关于眼病尚未痊好,应多加保重,多休息为佳。致于找“中国老年报”写材料一事,可以不必费神。今年天气不正常,少想劳神,不另找些事增加麻繁。你意以为如何?谨此复,并致敬礼。童陆生三月卅日。

此信写于1994年3月30日,用纸为“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专用笺,晚年童陆生将军曾担任“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总顾问。上款人蒋曙晨为著名新闻工作者,传记文学作家,现代史学家,也是《百岁将军童陆生》一书的作者。信中内容一是童陆生将军关心蒋曙晨先生的眼病,叮嘱其要多保重休息,二是关于找“中国老年报”写材料一事,可以不必费神。信中用语犹如老伙计拉家常,娓娓道来,一派平易近人的口吻,亦印证了童陆生将军淡泊名利,待人接物谦逊的胸怀与气度。写信的这个时间正是蒋曙晨先生在联系童陆生将军制作《百岁将军童陆生》一书的时间阶段,此书于1991年起稿,历经十年,于2000年8月1日方才结集出版,生动详实地记述了童陆生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值得一读。此通手札写得苍劲雄浑,神釆飞扬,时童将军已是93岁高龄了,然无一懈笔,诚可宝也。

“世纪同龄,一代儒将”
童陆生,原名童传甲,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东乡王家河响山童家塆,可以说是20世纪的同龄人,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山东省委军事部参谋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军事教员,中央军委四局副处长兼科长,八路军总部高参室参议,中央军委一局副局长、代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一局局长、四局副局长、代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军委四局局长兼军事图书馆馆长,军事训练部军事出版局局长,军事训练总监部军事出版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等职,为繁荣发展我国的军事出版和军事图书馆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童陆生善诗词,一代儒将,著有诗词集《五花堂诗稿》。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毛主席审时度势,让大家暂时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童陆生当时得到杨尚昆的命令,担任转移的总指挥,并负责带领总参人员东渡黄河。准备东渡黄河时童陆生曾赋诗七律一首,此诗写得气势磅礴,至今读之仍觉荡气回肠,豪情满怀。
北斗横天夜欲阑,夜行兵马踏河山。
峰回千转山涧路,沟曲盘陀冰气寒。
晓色拂云堪注目,午阳带暖近身端。
前途要渡黄河岸,一水重分秦晋难。

童陆生将军作为我国军事图书馆创建人兼第一任馆长,为丰富馆藏书目,童陆生将军将自己收藏的宋版元刻明修集结本《十三经注疏》无私捐赠给了军事图书馆。

“传奇两代人,父子皆少将”
童陆生一生充满传奇,曾三次被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童陆生的父亲童云程(1875-1953),字序鹏,早年留学日本,与李根源等为同学,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执教于江南讲武堂。1917年和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南方军政府大元帅、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童云程先后被委任为大元帅府、大总统府少将参议。

“将军中医,百岁高龄”
晚年的童陆生淡泊名利,钻研中医,并义务行医,声名甚隆,有“将军中医”之雅称。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诊治的病员超过了两万人,并且他是不收分文的。有人曾问过童陆生为何要这么做,他用一首自己写的诗来回答:“改革开放兴社稷,科学生产大发扬。回首沧桑多少事,服务人民不能忘。”
1984年“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开学典礼。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写信祝贺,中央政府、北京市及各民主党派与会领导讲话对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成立表示肯定、祝贺、支持。《光明日报》社任命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卫生部代部长江一真原军事科学院副部长童陆生,为光明中医函授大学总顾问;任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地方病领导小组组长李德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卫生部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长崔月犁,卫生部副部长胡熙明为名誉校长;任命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医药组副组长、中国民间中医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为常务校长,任命时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副主任、副编审、中医古籍整理办公室主任白永波为副校长兼教育长,原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主任中医师、北京中医学院名誉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巫君玉,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方药中,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绵之,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周凤梧,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协和均为这所大学的副校长。
1989年,童陆生被评为“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2001年2月27日,童陆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也是开国将军中少有的几个百岁将军之一,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将军。

上款人蒋曙晨为著名新闻工作者,传记文学作家,现代史学家。
蒋曙晨,1922年生,山东济宁人。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传记文学作家,现代史学家。抗战期间在西安从事新闻工作时,发表过《治乱世用重典》等杂文、散文多篇,呼吁民主,批评贪污腐败。曾用笔名鲁渔、舒晨等。拥有著作权作品:《“革命回忆录丛书”评介》,发表于1981年8月4日《人民日报》。《南昌起义战士话“八一”》,发表于1983年8月《光明日报》。《傅作义将军对人民立了大功》,发表于1984年4月21日《光明日报》。《“一大”情景回顾》,发表于1985年7月1日望》。《宋庆龄主持的上海反战大会》,发表于1986年3月17日《光明日报》。专著《新闻界人物·李敷仁》,1987年4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傅作义传略》,1990年11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百岁将军童陆生》,发表于2001年2月《人物》杂志等。2004年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等。

童陆生(1901.01.03—2001.02.27),原名童传甲,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县东乡王家河响山童家塆,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后,投考南方政府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参加湖北黄安暴动;“四·一二”后,党派他到杨虎城将军那里工作,被委任十七路军总部上校参议;延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高参室参议,后为朱德总司令领导的战略小组成员,中央军委一局局长、四局代局长;1946年,他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少将高级参谋的身份,跟随周恩来到重庆、南京进行国共谈判;后来代表团迁到南京,童陆生也到了南京,担任代表团军事组组长;1947年,党中央撤离延安,童陆生率王家坪工作人员转移到晋西北。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童陆生历任中央军委四局局长兼军事图书馆馆长、训练总监部军事出版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谱写了一段“童家两代人,父子两少将”的家族佳话。童陆生的父亲童云程先生早年官费留学日本,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执教于江南讲武堂。1917年和1921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南方军政府大元帅、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童云程先后被委任为大元帅府、大总统府少将参议。

1959年,童陆生在“反右倾”运动中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和“阶级异己分子”的帽子。他在北大荒农场劳动改造之余,刻苦钻研中医,并义务行医,在农场附近颇有名气。他还酷爱古诗词,闲暇时喜欢吟诗作赋,在北大荒时他还创作了一本诗词集《五花堂诗稿》。1963年,中央组织部调童陆生回京,未分配工作,闲住在军事学院的大院里。而后童陆生就在北京义务行医,名声渐起,人称“将军中医”。1984年“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开办,《光明日报》社任命童陆生将军为总顾问。

1978年,童陆生获得平反。1989年7月31日,他同陈锡联、杨得志等300多人被颁发“红星”勋章。2001年2月27日,童陆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2004年9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蒋曙晨著的《百岁将军童陆生》,生动记述了童陆生将军光辉战斗的一生。


童陆生将军简要生平:
1901年,童陆生出生湖北黄陂。青少年时代在武昌大华中学读书,与恽代英、林育南交往甚密。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
1920年,进入云南讲武堂韶州分校第二期。
1923年,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童陆生到北伐军2军,当时湘军只有8个团,童陆生既有学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被任命为5师13团参谋长。大革命失败后,李富春领导鄂西革命委员会时,童陆生任公安暴动总参谋长。
1932年,童陆生应杨虎城之邀,根据杨虎城“缩小范围、节约开支,训练部队官兵”的意图,起草了宪兵团编制及说明。不久,童陆生担任了宪兵营副营长。秋,中共在宪兵营建立了支部,童陆生是支委。
1933年11月,19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代表杨虎城的去福建进行联系。
1934年1月,童陆生任17路军总部上校参议。
1936年,参与西安事变,领导了“西北特支”和“西救会”的工作。此后应邀到西北军许权中部任参谋主任。
1937年,七七事变后率部参加了华北抗战的沂口战役。不久经林伯渠介绍,任山东省委军事部参谋主任。冬,党组织与山东省第3区督察专员兼第3区保安司令张里元建立了统战关系,先后派童陆生、刘其人等去张部工作。
1940年,童陆生到延安,先在抗大叁分校当教员,后到延安总部高参室任少将高参。按当时标图的习惯,红色代表敌人,蓝色代表我军。童陆生在教学中让大家改了过来。从那时起,标图就这样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到今。
1942年,整风运动中童陆生曾被定性为“特务”。
1945年8月,童陆生从延安总部高参室调到中央军委作战部1局担任副局长、代理局长职务。1946年1月任局长。
1946年1月,经总参谋长彭德怀提名,童陆生以18集团军少将高级参谋的身份随周恩来到重庆谈判。后来代表团迁到南京,童陆生也到了南京,担任代表团军事组组长。
1947年3月13日,蒋介石令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毛主席审时度势,让大家暂时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童陆生当时得到杨尚昆的命令,担任转移的总指挥,并负责带领总参人员东渡黄河。周恩来曾带童陆生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向童陆生问了一些民情。
准备东渡黄河时童陆生曾赋诗七律一首,此诗写得气势磅礴,豪情满怀。
北斗横天夜欲阑,夜行兵马踏河山。
峰回千转山涧路,沟曲盘陀冰气寒。
晓色拂云堪注目,午阳带暖近身端。
前途要渡黄河岸,一水重分秦晋难。
在延安时,童陆生还担任过四局副局长、代局长。建国后,童陆生任中央军委四局局长、训练总监部军事出版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
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这是他第3次被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9年,童陆生在“反右倾”中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和“阶级异己分子”的帽子,被开除党籍、军籍,发配黑龙江北大荒。童陆生在北大荒农场劳动改造,劳动之余,他钻研中医,并义务行医,在农场附近颇有名气。在北大荒时他还创作了一本诗词集《五花堂诗稿》。这本《五花堂诗词稿》诗集,被九三农垦史志办列为“九三垦区历史资料之一”,1990年2月,经过黑龙江省新闻工作局批准,由齐齐哈尔市站前印刷厂印刷1000册,内部发行。
1963年,调回北京,未分配工作,闲住在军事学院的大院里,童陆生就在北京义务行医,名声日隆,人称“将军中医”。
1978年,童陆生的冤案得到了彻底平反。 他先后历任过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副部长,全军第一军事图书馆第一任馆长,军事出版部副部长。
1981年,童陆生恢复党籍和军籍。一位中央领导曾建议给他安排一个较高的职位,他婉言谢绝了。他离休后,全身心倾注于中医,医术越发高超,不少同行前来请教,登门求医者络绎不绝。
1984年,“光明中医函授大学”开办,《光明日报》社任命童陆生将军为总顾问。
1985年,受总政治部通报嘉奖,为全军优秀退休干部。
1989年7月31日,他同陈锡联、 杨得志等三百多战功显著的同志一起,受到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颁发的“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1年2月27日,童陆生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后注: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形成过程为:汉朝时以《诗》、《书》、《易》、《礼》、《春秋》为学官,叫五经。唐朝时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后来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到宋朝时又增加《孟子》共十三经。《十三经》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十三部经典著作,是儒家学说的基础,也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源头活水。其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经济、语言文字、伦理、民俗、地理、科技、典章制度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历史文献。
童陆生将军捐赠给军事图书馆收藏的《十三经》,全名叫《十三经注疏》,有32函,296册,书高26厘米,宽16.4厘米,半版10行,每行20字,双鱼尾黑框,左右双栏,版心有刻工姓名,有的仅有姓。书的内版心高19.3厘米,宽26厘米,卷首尾有收藏家鉴赏家印章多枚。最多见到的是“德化李氏藏”、“德化李盛铎木斋鉴藏宋元秘笈之印”。除了收藏印章外,李盛铎编写的收藏书目中也有详细记载,可以认定,这部古籍曾是李盛铎的收藏品。
李盛铎(1858-1935),字木斋,江西德化(今九江)人,清朝晚期著名收藏家。他编写了《李盛铎藏书书目提要》。他的藏书,绝大部分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这部《十三经》,为何流落书滩,原因不明。他的家人,后来生活困难,可能拿它到书摊换钱,以解燃眉之急。
这版《十三经注疏》,国内仅存3部,另两部保存在北京市文物局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这3部《十三经》中,以军事图书馆的这部刻本比较早。全书353卷、296册(32函)。现存341卷、287册(31函)。函套封为黄色绸缎。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关专家鉴定:该书以元刻为主,间有部分明刻明修本,整套传世极少,是目前存世收藏最全、保存最好的版本。2008年4月该书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同被列入的还有《春秋诸传会通》《五火玄机》《兵垣四编》《武经直解》《十七史百将传》《天元玉历祥异赋》《续资治通鉴纲目》《少微通鉴节要》《历代史纂左编》《晋书》《国语》《大唐六典》《大明一统志》等。

相关作品
点击查看郑南宣此件清代民国详细资料
【红色收藏】毛主席、恽代英的挚友、五四先贤-郑南宣致邓葆光、钱敏夫妇手札一通4075 收藏关注此作品
创作作者:郑南宣
作品材质:纸本
作品规格:26.5x19 cm
销售状态:未售
市场价: 3000 元
商城价: 2000 元
加入购物车
点击查看童陆生此件清代民国详细资料
【红色收藏】开国少将、百岁将军-童陆生致蒋曙晨信札一通,带原寄信封4074 收藏关注此作品
创作作者:童陆生
作品材质:纸本
作品规格:26x19 cm
销售状态:未售
市场价: 3000 元
商城价: 2000 元
加入购物车
点击查看王梦周此件清代民国详细资料
【红色收藏】革命先驱王梦周民国信札一通353 收藏关注此作品
创作作者:王梦周
作品材质:纸本
作品规格:27.5x18 cm
销售状态:已售
市场价: 1500 元
商城价: 1000 元
加入购物车
网友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尚未注册或登陆,不能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任何评论!
 
 艺术家总览 | 书家推介 | 清代民国 | 清末文人册页集 | 书法作品 | 篆刻作品 | 国画作品 | 特价作品 | 汇款方式 | 快递查询 | 友情链接 | 跳到页首

  联系电话: 13715878489

联系QQ : 183205491  电子邮箱: poet2000@163.com

 本站信息 

 管理登陆 

点击即时在线QQ咨询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8 © 思进轩画廊™  All Rights Reserved.  装载时间: 秒 执行时间27.344 毫秒 网站设计策划 :poet(愚生) 
粤ICP备08107082号